金融越發展,整頓金融市場秩序越重要,打擊非法集資、鏟除社會毒瘤、維護金融安全更重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性工程,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經濟金融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面對非法集資案件高發多發態勢,各地區各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嚴厲打擊,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取得積極成效,但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本研究報告分上篇理論篇和下篇實踐篇,從深刻認識打擊非法集資重要性入手,全面系統解讀了 2021 年 5 月起實施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主要精神,分析了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非法集資的演變、分類、表現形式、作案手法及打擊非法集資為什么那么難的原因,最后提出打擊非法集資與整頓各類非法融資主體的總體思路和政策建議。
本文摘自《理論篇》第1-7頁。
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體系是現代經濟的血脈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可以泛指一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及融通等有關的經濟活動,其重要意義在于金融市場能夠有效配置資本,從而提高整體經濟的產出水平和效率?,F代市場經濟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發達的貨幣信用經濟,其運行表現為價值流、貨幣流導向實物流,貨幣資金運動導向實體經濟,因而可稱之為以現代金融為核心的市場經濟。金融在現代市場中的核心地位主要體現在:
1、金融是融合的力量。金融的本質是現代社會條件下,促成生產要素結合的貨幣資金運動。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幾乎所用的生產要素都可以通過證券化手段進入到金融系統的控制范圍中來提高配置速度和效率。這要求金融體系正常有效運行,保證金融資源正?;I集、融通和充分利用,進而對進入金融系統的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配置。
2、金融是支撐的力量。金融資本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在實現資本增值的內在目標驅動下,通過其“信用中介”和“信息釋放”的作用,引導其他資源實現跨部門跨行業的配置,實現社會資源的整合優化。這也使得實體經濟的發展愈發的依賴于金融體系的良好運作。沒有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就難以實現實體經濟的產業結構優化,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3、金融是競爭的力量。在國家現代化治理體系中,以貨幣政策為主的金融調控是宏觀經濟調控的“杠桿”和“抓手”。金融政策以利率、匯率、信貸和結算等觸及微觀市場主體的手段,實現資源跨時空的調配,進而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國的經濟安全和經濟競爭力,就體現在其利用國內國際金融體系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能力上。金融就是國家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這一層面,金融體系的核心地位不僅體現在其融通資源優化配置的配置作用,還體現在其維護社會信用和保持社會秩序的重要功能上。
二、打擊非法集資是防范重大風險工作的關鍵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1、金融風險具有動態性。
金融風險的動態主要體現為順周期性。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性是指金融部門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相互動態作用(正向反饋機制),這種相互增強效應可以放大實體經濟周期的波動并引起或加劇金融體系的不穩定。而金融風險的順周期性則體現為在經濟繁榮期以隱患的形式不斷積累,在轉向衰退期的時刻集中以危機的形式凸顯和爆發。這使得政府對金融的治理往往注重逆周期的調節。
在金融繁榮時期,通過加強稅收征管、加強金融監管和調節稅收等手段抑制金融投機行為,并通過隨交易量上升而實現所得稅、印花稅等稅收的增長充實國家財政能力,培育政府財政吸收社會風險的能力。
在衰退期和蕭條時期,金融系統性風險迅速轉化為經濟風險乃至社會風險,此時國家財政就需要通過自身財政風險的擴大對沖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穩定人們經濟預期的同時調節國家經濟結構,為進入復蘇階段提供相對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基礎設施投資支撐。
2、金融風險具有系統性。
金融風險的系統性體現在金融系統內部和金融系統同經濟系統的聯系兩個層面。
(1)在金融系統層面,金融內部單一環節或單一業務的風險變化會隨著業務鏈和業務關系傳染,進而影響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水平。隨著經濟金融化的深入,金融業務向綜合性、復雜性、創新性發展,同一業務鏈環環相扣,不同業務鏈交叉點眾多。這些變化使得以舊有的方式估計單個金融業務風險和整體金融系統風險關系變得極其困難。
(2)在經濟系統層面,隨著交叉性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創新高速發展,金融行業間交流增多,各細分行業關系更加密切。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等融資渠道的發展,使得金融行業同越來越多的行業產生交集,生產性企業的資金流管理愈發依賴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隨之而來的便是金融系統的風險向經濟系統轉移的可能性不斷加大,金融風險同經濟風險的重合度日益增加。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迅速轉化經濟危機便是金融系統性風險向經濟風險轉化的經典例證。
因此,政府金融治理應當以防控金融性風險為工作中心,把握好阻斷金融系統性風險向經濟風險社會風險轉化背后的底線思維。要加強對金融系統性風險的識別、預測和處置水平,落實好微觀監管、存款保險、央行最后貸款人、行為監管和宏觀審慎等五大金融安全防護網組成的金融安全體系,必要時需積極使用財政和貨幣手段處理金融系統性風險,做到“常態化識患”和“精準化拆彈”并行。
三、非法集資問題治理是經濟轉型期重點任務
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是一項貫通經濟轉型、國家治理能力和體系現代化全過程的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性工程,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經濟金融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根治非法集資,既要打贏攻堅戰,也要打好持久戰。
1、轉型期非法集資問題更為突出
非法集資是我國經濟金融領域長期存在的痼疾,從非法集資的現狀來看,可概括出如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涉案金額大、損失嚴重。非法集資案件涉案金額從幾十萬元到幾百億元不等。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全年共查處非法集資案件 7500 余起,三年攻堅辦結存量案件 1.1 萬起,涉案金額 3800 余億元人民幣。非法集資案件平均案值達 1365 萬元,億元以上案件超過百起。例如,泛亞事件案涉案金額約 430 億元,涉及 22 萬余人;亞歐幣案涉案金額 40 億余元,涉及約 34 萬人。這些非法集資案件帶給群眾的財產損失巨大,一方面是由于犯罪分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引誘了諸多的參與者,前期的涉案金額巨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后期追回款項的難度很大,非法集資所得大部分金額都被犯罪分子用來補虧、轉移、揮霍,警方介入調查之后,也難以追回這些款項。
(2)受害人數眾多,易引發群體性事件。非法集資案件受害人數從幾百人到數百萬人不等,往往遍及各個職業,且年齡上以中老年人為主。例如,中逢昊基金非法集資案件涉及 200 余人;錢寶網涉及數百萬名投資者。這些非法集資案件涉及受害人數眾多,很多投資者被高額收益沖昏了頭腦,將大量資金投入到非法集資活動中去,并且往往會鼓動周圍的朋友和親人一起參與。很多投資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弱,一旦非法集資活動崩盤,將面對巨額的損失,這些投資者的情緒很不穩定,容易誘發群體事件。
(3)涉及地域廣、風險集聚。非法集資案件涉及的地域從一個縣、幾個市到全國各個省不等,近年來非法集資涉案區域越來越廣,并且西部地區的非法集資活動越來越多。例如,“e 租寶”非法集資案,涉案范圍達 31 個?。ㄗ灾螀^、直轄市),其中有 90 萬多人涉入騙局;善心匯集資詐騙案,涉及全國 31 個?。ㄗ灾螀^、直轄市),約有 500 萬人次參與。2016 年,發案數量前十位省份合計新發案件 3562 起、涉案金額 1887 億元,分別占全國新發案件總數、總金額的 69%、75%。
2、非法集資社會危害大,風險傳遞性強
非法集資作為社會毒瘤,對黨和國家、對社會、對人民都有著極大的危害。概括來看,可以總結為以下四大危害:
(1)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由于非法集資的隱蔽性和欺騙性,非法集資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后,往往很快就會任意揮霍一空或轉移至國外,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嚴重者甚至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2)非法集資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極易引發社會風險。一方面,非法集資活動常常披著合法經營的外衣混淆視聽,案發后往往導致市場主體間信任受到嚴重損害,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正常的經濟秩序。另一方面,非法集資活動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極易引發社會風險。
(3)非法集資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嚴重影響社會和諧。非法集資集資規模大、人員多,資金清退比例低和處置難度大等特征,使得案件涉及面廣、處理周期長、結果不確定性高,很容易引發大量社會治安問題,極易引發群體事件,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4)非法集資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碳中和目標”、“綠色金融”、“支持共同富?!钡葒抑卮笳吆偷胤秸l展規劃為名,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來源:財金委)
粉絲特惠:好股票APP五個熱門產品任選一款,體驗五天!歡迎下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