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前,包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標準和建議措施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0最新修訂版正式生效。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成為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系統獲權威國際組織認證,推動我國衛星導航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北斗衛星系統與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GALILEO構成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北斗系統建設已基本完成。衛星導航應用的國際標準主要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國際組織發布,這些組織會設定衛星導航系統標準、衛星導航應用基礎標準、電子地圖標準、接口標準、關鍵件/終端設備標準和服務標準,是各個衛星導航技術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北斗系統此前已進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海事無線電技術委員會標準(RTCM)、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等,我們認為此次北斗系統加入ICAO組織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再獲權威國際標準組織認證,證明北斗系統的可靠性和全球服務能力,有效推動后續北斗應用服務在全球規?;归_。
北斗系統在各行業的終端應用空間有望打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應用與定位、導航和授時,此前在國內軍事、民用等各行業已形成規模產業鏈?!?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007億元,其中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衍生帶動的關聯產值達3480億元,占總產值的69.5%。以車聯網為例,目前全國800萬輛重點道路營運車輛、4萬輛郵政和快遞干線車輛已全部應用北斗系統。衛星導航系統在消費應用、道路交通、航空、農業等領域有較大市場需求,其中消費者解決方案和道路交通領域的衛星導航系統收入占比90%以上。當前全球九成以上使用衛星導航系統服務的終端使用了GPS提供的服務,我們認為北斗衛星系統此次正式加入ICAO將率先打開與國際民航衛星導航市場空間,對于其擴大終端應用市場意義較大。
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鏈將持續受益。北斗衛星系統基礎設施主要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用戶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芯片、模塊、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隨著北斗衛星系統建設基本成熟并進入產業化和國際化階段,北斗系統用戶段將成為市場化最主要板塊,除上游的芯片、板塊、模組、天線等組件外,中游車載/移動終端、系統集成、接收機等領域也將是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跟據歐盟空間計劃署(EUSPA)預測,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接收器年度出貨量將在未來十年內持續增長,從2021年的18億臺增加到2031年的25億臺,我們認為作為國產替代重要一環,國內相關環節企業將持續受益于北斗衛星應用規模打開。
投資建議:考慮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產業化主要有益于應用側,建議關注衛星導航用戶段產業鏈的南京熊貓,普天科技、海格通信、振芯科技、中海達、華力創通、北斗星通、合眾思壯、北方導航、華測導航、中國衛通。
風險提示: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導致北斗衛星系統國際化遇阻;商業化進程中后進者技術推廣風險。
(來源:民生證券)
粉絲特惠:好股票APP五個熱門產品任選一款,體驗五天!歡迎下載注冊體驗!